• 我为抗战英雄点赞
品牌创意

教育创意里的校园故事
30品牌创意教育创意里的校园故事

手牵手 向前走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2.16    点击数:14030    
2011年3月,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李小鲁教授用“四个感动”对学校的“牵手德育”模式做出了赞扬和精彩点评,“牵手德育”很快成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示范和借鉴的样本。回首“牵手德育”的前前后后,从面对困境到方法探索,从初见成效到模式示范,一路走来,有很多值得叙述的故事。

“强势管理”的困境
1995年12月,刚刚成立的长安职中只有九个班级,420多名学生,有一天当地公安机关一次从学校带走了十个涉嫌吸毒的学生。当时学生违法乱纪、打骂老师等现象屡见不鲜,教室的木门没有一扇是好的,每天都可以在校园内捡到一捧的烟头,一些老师不得不沮丧地离开了,社会群众都说长安职中是一个“烂仔窝”。
中职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学校教育的遗忘者,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者,他们在起跑线上已经先输了一步,他们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亟待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斫偏扶正。
德育是立校之本,德育是质量之本,德育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长安职中开始了艰难的“德育管理模式”探索之路。
1996年2月,刚出任学校德育处主任的我提出了“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管理方法。全员参与——德育无闲人:学校领导、教师、职工以及各类管理人员都是教育者;全程管理——德育无闲时:从早读到晚修,从平时上课到假期跟踪,时时都是教育时间;全方位渗透——德育无小事:从校园到家庭、社会,处处都是教育地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是德育契机。
这种“三全”的做法,依靠的是硬制度、严要求,是一种“强势管理”的准军事化管理办法,这在当时的形势下契合中职德育工作的特点,在初始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校风建设逐渐改善,学校成为广东省中职校长高级研修班、广东省中职学校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的定点学习观摹学校,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然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切社会事物都倡导顺应人性、以人为本。学校慢慢地再也不能强制全体学生都留统一的发型,再也不能严格要求他们剪一样的指甲,再也不能太统一、单调地约束学生的一举一动……学校原有的德育管理理念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现实。这也是很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三缺乏”的困境——德育内容空洞枯燥,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方法陈旧落后、简单粗暴,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缺乏实效性。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心灵静若死水,不能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认同感。
我不由得思考:怎样的德育模式才更贴近以人为本、更贴近时代的需求、更贴近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规律?
 
“牵手”故事的启发
我听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个班主任发现班上有一个爱偷成瘾的学生,每次坐公交车都把手伸向别人的口袋,而且从不落空。班主任多次对他进行教导而无果,最后决定和他一起坐公交车回家。
 一路上,这位老师一直牵着学生的手。到家后,这位学生告诉老师,这是他第一次坐公交没有把手伸向别人的腰包。此后,老师常常和这个学生一起坐车回家,每次都紧紧牵着他的手。
一个学期下来,这个学生彻底改掉了偷盗的毛病。
如醍醐灌顶,这个故事给了我极大的启发。“爱心”是德育亘古不变的元素,这个班主任看似“最笨”的方法其实是最有效的方法。中职的教师应该像妈妈、像兄长、像朋友,牵着学生的手,给他们温暖、关爱、鼓励、呵护、信心、希望,陪伴他们走过这一段成长之路。我和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经过商讨论证,达成共识:改革完善旧有德育管理理念,打造以“爱心教育”和“情感教育”为核心的“牵手德育模式”。
牵手德育是情感教育和爱心教育的一种形式。为了寻找理论支撑,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大量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其中,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斯卡特金的情感教学思想、诺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以及上个世纪60年代在英国学校兴起的以培养道德情感为主的道德教育方式都是牵手德育的理论基础。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可以为此做一个形象的注脚:北风和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越刮越凶,想以此吹掉行人身上的衣服,但行人为了抵御北风,却把身上的大衣越裹越紧;而南风则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暖,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著名的南风效应,它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莫乎爱。正如泰戈尔的一句诗:“神的巨大威力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

“牵手德育”:以爱心和情感为核心
只有继承才有发展。“牵手德育”模式仍以“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为框架,突出强调爱心和情感因素,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牵手德育模式框架具体从如下五个层面来构建:
1.牵着严格之手明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富有艺术的管理并不是去限制人的活动,而是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完善自我,让制度文化内化为心灵的认同甚至是心灵的需求。
我们制定了严格、完善、合理、有效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将所有的德育工作细化,从统一穿校服校鞋、定期修剪头发、修理指甲到集会纪律、考试规则,涵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部长安职中的“德育大典”。这套管理制度的出台、学习和执行,使学生的日常行为有了一个参照系,从而自觉地去追求美好的行为素养。
学校要从严治校,但我经常在教师中倡导“严而有爱、严而有序、严而有度、严而有方”,这既是我们德育管理要掌握的方法也是在德育管理中要遵循的原则。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按教育的规律,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使学生触手可及,不会因严而畏之,不会畏难而退;同时因材施教,不同个体不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学校还专门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手册》、《班级德育辅导员工作手册》、《班级德育辅导员工作检查项目及评估标准》等制度考评教师,无论是教师还是职工,都需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
2.牵着真诚之手懂礼道
重视学生举止行为的规范训练,养成优雅的举止、文明幽默的谈吐,是学生学会与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与人真诚相处的重要途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我们要求学生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方面有礼貌,表现出落落大方的风度;在与人相处时,遵循平等、尊重和宽容的原则,并做到正直、真诚、自尊、自爱;在社会生活中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
2009年,我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人文素养要求,归纳出了“学生成长十字训”:“微笑招呼‘诚’一点;坐正立直‘雅’一点;仪容端庄‘靓’一点;团结友爱‘善’一点;令行禁止‘正’一点;知书达理‘文’一点;一技傍身‘巧’一点;个性发展‘酷’一点;拼搏人生‘勤’一点;享受生活‘乐’一点”。如:“微笑招呼‘诚’一点”,即提倡见到老师或同学一定要微笑着打招呼,因为学会微笑会使自己产生信心和力量,使自己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给别人带来欢乐、愉快。“坐正立直‘雅’一点”,即对学生的举止进行规范训练。因为举止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程度以及能够被人信任的程度。
3.牵着鼓励之手树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用者。”而经历过很多失败的中职生往往认为自己是无用之人,我经常告诉每个学生要对自己说:“我代表长安职中,我是最棒的!”我也经常告诉老师们:“要注重唤醒学生内心自我完善意识,鼓励每个学生都要有信心、有梦想、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为了重塑中职生的自信心,我主持了“全国‘十五’教育规划教育部立项课题”——“超市模式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现学生的特长,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超市模式第二课堂报名时,几十张桌子在校园内一字摆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课程时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学生不仅可以挑选项目还可以挑选老师。活动场所、开课时间、授课教师“三固定”,精心设置七十多门课程。从交谊舞到健美操,从FLASH制作到学校网站新闻采编,从电气线路安装到电子模拟仿真,从摄影摄像兴趣小组到男子棒球队,无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热捧。七十多个精心设置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这个素质教育大超市的模式,在整个东莞乃至全省范围内都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省内知名媒体纷纷报道。
4.牵着平等之手会自省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我们要求教师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2008年我策划了“说出你心中的故事”德育校会系列访谈节目,它是一个全新的、立足于平等对话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自己的视角讲述他们经历的故事,以此来启发和教育学生。至今已开展“我人生第一次就业的故事”、“我最感激的人的故事”等十三期访谈,嘉宾主要是学校的学生,同时还有老师、亲朋好友和企业的领导。访谈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周围的人和事,贴近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虑、所惑,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实际问题。
5.牵着友爱之手知爱心
“德育有法,但无定法。情是德育最高境界,爱是德育最大智慧。”这是我在省中职德育校长培训班和省中职学校骨干班主任培训班上常对学员们讲的一句话。爱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钥匙,是教育的种子。教师要用爱心浸染学生,以爱心渗透德育,把爱心贯穿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活动。以爱心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感化学生。
学校班主任工作有一批优秀的女班主任,我称赞她们为“靓妈妈班主任”,她们像妈妈一样用爱心、耐心、细心、恒心感化、教育学生,不仅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而且从心理上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
针对中职学校生源复杂、后进生集中的实际情况,学校实施“爱心补救,结对帮扶”工程。学校把行为习惯后进生称为“暂时行困生”,提出“不舍弃、不放弃”:不拒绝一个差生,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把学习习惯后进生称为“暂时学困生”,提出“一个都不能少”,对每科倒数后进的学生建立学习成长档案,让每一个长安职中学生都“学有收获、学有兴趣、学有信心”。

“牵手”牵出教育新境界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爱”的内涵更是融入儒道而外化为多种表现形式。如孔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尚同”,乃至后来的孔融让梨、陶行知的“人生天地间,润泽苍生乃仁义”等等。数千年来,“爱”的思想,“爱”的教育连绵不绝,“牵手德育”教育模式与此一脉相承。
德育工作关乎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任重道远,我们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创新,争取将德育的常规内容做成特色、品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学生更明确的引导,付出更多的感情、更多的爱,更多的责任,像妈妈、像兄长、像朋友时时刻刻牵着学生的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和谐而完整、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富有创造性地发展铺就一条幸福之路。
 “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妈妈给了我温暖;少年时,牵着同伴的手,同伴给了我真诚;进入长安职中,老师牵着我的手,用耐心、细心、爱心和恒心温暖我,也照亮了我的人生路。”这正是长安职中“牵手德育”模式的形象阐释。
 
此案例收入《东莞市优秀管理案例汇编》。以下是案例点评:中职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智的处于身心成长中的学生,他们身上确实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德育怎样才能真正“感乎情”?“牵手”看似“最笨”的方法,其实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充满爱心的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牵手德育”专场晚会剧照
 
      (源自:《一半是教育创意  一半是教育情怀》 · 曹永浩 · 暨南大学出版社)
cialis discount read cialis price online
aerius kaufen 2minapp.azurewebsites.net aerius medikament
risperdaloro warpedfish.co.uk risperdal solution buvable
viagra wirkung read viagra ersatz
free cialis coupon 2016 go discount card pr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