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抗战英雄点赞
浩歌中华

浩歌中华
160浩歌中华浩歌中华
我为祖国读诗
161浩歌中华我为祖国读诗
我为祖国代言
162浩歌中华我为祖国代言
悦读中华
178浩歌中华悦读中华

第十三篇 我们的国旗、国歌和国徽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10.23    点击数:7685    

194971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向全国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征稿启事,在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中引起热烈反响。应征稿件如雪片一样纷至沓来。

一个月以后,筹备组收到国旗应征稿件2992幅。设计者中有普通百姓,也有各界名流,朱德总司令也派人送来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连小学生也以稚嫩的笔迹写来了意见。审查小组精心筛选出38幅印发给政协会议的代表们讨论。

1949925,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的协商座谈会。讨论到国旗时,大家的意见在两幅图案上出现了分歧。一幅被称为“黄河图案”,整个图案是红底,左上方一颗大五角星,中间三横杠。另一幅是上海曾连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征询大家意见时,多数人倾向第一幅。但是,张治中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说:“杠子向来不能代表河流,中间三横杠容易被认为分裂国家,分裂革命;杠子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金箍棒,国旗当中摆上三根金箍棒干吗? 因此不如用这一幅五星红旗。”毛泽东觉得张治中所言有理。这样,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五星红旗”图案上。

毛泽东向代表们解释了它的含义: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枚小星寓意着建国时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与此同时,四枚小星还寓意着4000年以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小星环绕在大星周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在毛泽东建议下,大家一致同意采用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但去掉了原有的大星中的镰刀斧头。

国歌的征集中,筹备组收到稿件632首,歌词694首。在征集国歌的评选讨论中,很多代表和应征稿倾向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但也有一部分代表和应征稿认为,应当修改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句。

1949925日,在中南海座谈会上讨论国歌时,对于歌词是否修改,周恩来表示,就用原来的歌词。他说:“这样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可以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9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的代国歌。

19491O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亲手按下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中冉冉升起,成为新中国诞生的重要标志。直到1982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徽方案的确定没有国旗、国歌顺利。筹备组虽收到900余幅稿件,但图案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离开国大典越来越近,评选委员会考虑到事关重大,建议暂时不确定国徽方案。所以开国大典那天,天安门城楼上并没有悬挂国徽。

后来,国家再一次召集各界人士设计国徽。1950620日晚,周恩来召集国徽评审小组成员选定清华大学梁思成小组设计的国徽方案。三天后,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亲自向代表们说明了国徽的含义: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会议还让清华大学高庄教授制作了国徽立体模型,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1950101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象征着国家尊严的国徽,终于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